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图书信息简报

图书信息简报

图书信息简报----2011年第十一期
发布日期:2011-12-27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量:1577   分享到:

图书信息简报----2011年第十一期
 
  来源:西安市第八医院图书室

 一、 医疗信息动态:
1、从卫生部项目监管中心获悉,由卫生部和农业部在辽宁、安徽两省的8个县共同执行的禽/人流感防控项目已经基本完成。该项目于2007年4月启动。
2、一种以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传染性疾病(俗称蜱咬病),近年在我国农村地区局部聚集性发生。该病经国家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主动监测发现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迅速展开追踪研究,确认其致病原为一种新的布尼亚科病毒。目前,该病毒已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简称新布尼亚病毒。中国CDC完成的该研究结果发表在3月17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专家指出,这一发现是继SARS冠状病毒发现后,世界病毒学研究领域又一个突破性进展。
3、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11月23日召开的老年健康与护理研讨会上指出,老龄人口的健康保障工作是衡量现代国家医疗保障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性工作之一。老年护理需求和供给之间缺口巨大。
4、近日,卫生部“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研究”课题第一阶段日前基本结束,初步得到适合中国人群的20多项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参考区间。这意味着,我国临床检验项目将拥有“中国标准”,为全国各级医院提供可以共用的临床检验标准,为检验结果 “一单通”打下基础。这些检验项目包括常用临床血细胞分析项目和部分临床生化项目。
5、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获悉,2009-2010年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由34.8%下降至7.9%。
6、记者从11月28日举行的复旦大学国际艾滋病日专题研讨会上获悉,性传播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2011年该比例达到81.6%。另外,学生和50岁以上群体感染艾滋病比例也在逐渐上升。
7、安徽省涡阳县丹城镇近日发生一起丙肝聚集性疫情。此次疫情中发现的丙肝阳性者均在相邻的河南省某个体诊所接受过静脉推注治疗,80%是儿童。据悉,该个体医生已在当地行医多年,“绝活”是用静脉推注药物治疗腹泻、发热等。据群众反映,在注射药物时,患者曾共用注射器和针头进行不洁注射。调查人员分析认为,疫情可能是因不安全注射引起。河南永城也发现104例丙肝抗体阳性,确诊6例丙肝患者。
8、只需抽取1毫升的血液,对于小于2厘米的肝癌诊断准确率高约90%。记者29日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悉,我国医务人员发现了一种迄今为止特异性、敏感性和可操作性综合优势最为明显的肝癌诊断新方法,研究成果被国际临床肿瘤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发表并配发编者按,有望改变目前肝癌筛查传统方法,大大促进肝癌早发现、早诊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9、“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1日在北京举行。陈竺:中国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约78万 局地高发。
10、北京市召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推进会,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在会上表示,北京市将于明年年初启动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民营医疗机构也可提出等级评审的申请。
二、 文摘报导:
1、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失代偿合并腹水患者的严重并发症,随着发生次数的增加,处理难度加大,患者的病死率提高。SBP的发生机制主要是肠黏膜防御功能低下和通透性增加,细菌通过肠黏膜易位至腹腔。腹水穿刺并多形核细胞计数仍然是诊断SBP最快捷、敏感和特异的手段。
2、布-加综合征是由肝静脉或其开口以上的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引起的以下腔静脉阻塞、门静脉高压为特点的综合征,诊断依靠影像学检查,治疗的关键是解除梗阻。肝血窦阻塞综合征是指肝窦内皮完整性破坏和肝窦内充血阻塞而产生的肝内窦后性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表现类似布-加综合征,诊断依靠肝组织活检。这两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均与肝实质病变导致的肝硬化不同,所以临床上需要注意这三种疾病的鉴别。
3、肝性脑病(HE)是在各种急慢性及终末期肝病的基础上出现的以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精神、功能失调综合征。HE的治疗主要是去除诱因,同时根据有效的经验用药来明确诊断。HE的经验用药主要是使用利福昔明及乳果糖以减少肠道内氨的产生与吸收。
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为年龄大、女性多见、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等合并症发病率高,肝功能储备及肾脏功能较好、电解质紊乱少见,预后相对良好,脾功能亢进、食管静脉曲张、腹水等门脉高压表现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相似。
5、对于病因不明门脉高压,尤其门脉高压与肝功损害程度不一致的患者应尽量行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查以协助诊断。先天性肝纤维化与肝肾囊肿、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病常常伴发。
6、临床药物性肝损伤病例以中老年多见,女性较男性常见,中西药所致肝损伤比例相近,以急性损伤、中重度病例为主,及时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7、多种慢性肝病能导致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发展为肝硬化的中间阶段。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在各种炎症刺激下,体内促肝纤维化因子激活其信号转导通路,使肝星状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发生变化,引起胶原沉积。瘦素作为一种促肝纤维化因子,通过其信号转导机制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8、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未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且目前尚无治愈的特效方法,早期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可以改善肝脏功能,延长生命,一旦进入晚期则需肝移植治疗,所以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9、核苷类似物对病毒的快速抑制可提高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治疗4周内的早期病毒学应答有助于判断疾病预后。
10、肝脏瞬时弹性超声评估AIH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可靠性较好,并且由于其无创性而在此类患者的长期随访与疗效评估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11、HBV Pre-S1抗原与HBV DNA、肝功能均有较好相关性,在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中,它能够敏感、准确地反映HBV的复制和肝功能状况,可作为乙肝病毒复制的一项传染性指标。
12、药物(普萘洛尔)联合内镜(套扎或/和组织胶)治疗可以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3、小剂量激素和抗生素联合新鲜血浆三者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提高生存率。
14、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早期干预阿德福韦酯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显著。
15、前列腺素E1脂微球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增加尿量,而中药大黄可减少肠道毒素吸收,减轻肝肾损害,两者联用有助于肝肾功能的恢复。
16、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是一种高度危险的致病菌,主要引起出血性肠炎,但有少部分患者感染后可能发展为威胁生命的疾病,例如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而HUS是欧美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原因。
三、知识角:
1、传染病发病中,常见的热型有哪些?
常见的热型有:稽留热,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弛张热,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见于伤寒缓解期、流行性出血热等;间歇热,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常温之下,见于疟疾、败血症等;回归热,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高热重复出现,见于回归热、布氏菌病等;马鞍热,发热数日,退热一日,又再发热数日,见于登革热。
2、血液常规检查在传染病诊断中有何价值?
血液常规检查中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的用途最广。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常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往往升高不明显甚至减少。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通常减少或正常。原虫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减少。蠕虫感染时嗜酸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试述免疫学检查对传染病的诊断价值?
(1)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在感染性疾病的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检测其特异性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滴度升高4倍以上时有诊断价值。特异性IgM型抗体的检出有助于现存或近期感染的诊断。(2)特异性抗原的检测:其诊断意义较抗体检测更为可靠。为某些感染提供病原体存在的直接证据。
4、举例说明按心输出量的高低心力衰竭的分类方法
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时,病人在基础状态下,心输出量低于正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可稍高于正常水平,但比心力衰竭前有所降低,多继发于代谢增高或心脏后负荷降低的疾病。
5、按发生原理呼吸衰竭可分为哪两类?
一类为通气障碍型呼吸衰竭,其特点是出现低氧血症同时伴有高碳酸血症;另一类为换气障碍型呼吸衰竭,又称低氧血症或血氧过低型呼吸衰竭,其特点是只出现低氧血症,不伴有高碳酸血症。
6、常用抗炎药物的作用是什么?
(1)非类固醇类的药物如消炎痛、保泰松等,它们的主要抗炎效应在于抑制PG(前列腺素)合成和稳定细胞溶酶体的作用;(2)类固醇类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的可的松、强的松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吞噬细胞活动、稳定细胞溶酶体和抑制免疫反应。其抗炎作用全面,效果好。
三、 新闻媒体报道:
1、陈竺部长荣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国际联盟荣誉成就奖。
2、2011年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3、2010年最佳医院排行榜出炉(最佳医院前10名依次为: 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4、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1日在柏林发布的《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报告》显示,尽管金融危机仍在继续,全球防治艾滋病进展显著,2010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及艾滋病相关疾病致死人数均降至各自高峰期以来的最低水平。
5、卫生部、教育部、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红十字会总会、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今年12月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月活动,主题是“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
6、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日下午来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温家宝指出,2012年将先在高流行地区通过医疗救助解决对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治疗费用个人负担过重的问题。 
7、全国爱国卫生委员会公布《全国爱卫会关于2011年国家卫生城市(区)、乡镇(县城)复审结果的通报》,决定暂缓确认山东省胶州市、贵州省遵义市为国家卫生城市,暂缓确认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城、广东省深圳市民治街道为国家卫生乡镇。
8、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山西省最大的医疗卫生项目——山西大医院正式开诊。山西省省长王君出席开诊仪式。该院同时加挂山西省医学科学院的牌子,将打造成山西省医疗康复保健基地、医疗应急急救基地、医学研究和教学培训基地。山西省卫生厅还将把山西大医院作为该省省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
9、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为配合国家性病艾滋病防控策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指导作用、媒体传播优势及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与健康报社联合建立的“全国性病艾滋病数字化防控平台”11月29日在京启动。
10、国务院规划“十二五”医改——基本医保: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基层机构:由“强筋健骨”转向“全面发展”; 公立医院改革:由“局部试点”转向“全面推进”; 医疗卫生建设:由“重硬件”转向“重服务”。
四、 文献索引:
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研究进展——阮建文;《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10):1102
2、瘦素及其信号通路促肝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赵正斌;《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10):1106
3、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肝脏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张哲;《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10):1116
4、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张丽《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10):1109
5、肝性脑病临床诊治的进展——姜浩;《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10):1027
6、肝硬化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研究进展——王莉;《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0):798
7、冷球蛋白血症对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应答的影响——范晓红;《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0):721
8、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影响——曹红;《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0):726
9、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初始抗病毒治疗时机选择——陈向荣;《临床荟萃》,2011,26(20):1821
10、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治进展——吴春林;《临床荟萃》,2011,26(20):1825
11、固有免疫细胞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中的作用——陈婷婷;《临床荟萃》,2011,26(20):1838
12、五脂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高素华;《临床荟萃》,2011,26(19):1720
13、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与治疗及进展——王倩怡;《传染病信息》,2011,24(5):257
14、他汀类药物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范建高;《传染病信息》,2011,24(5):261
15、酒精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策略——马力;《传染病信息》,2011,24(5):267
16、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常彬霞;《传染病信息》,2011,24(5):309
17、药物诱发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研究进展;《传染病信息》,2011,24(5):313
18、小干扰RNA治疗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邢小康;《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杂志》;2011,38(5):336
19、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及其引起暴发的研究——梁兆铭;《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杂志》;2011,38(5):321
20、小剂量激素和抗生素联合新鲜血浆治疗早期重型肝炎的临床分析——朱萍;《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杂志》;2011,38(5):298
五、 会讯:
1、“第八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暨第二届欧洲肝病学会日、第四届中国-印度尼西亚肝病峰会”将于2012年6月7-11日在中国沈阳召开。详情参见《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0):728
2、 第十一届全国儿科肝脏疾病暨第十届全国儿科感染性疾病学术会议定于2012年6月或7月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详情参见《中华儿科杂志》,2011,49(11):852
3、由中国工程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14届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定于2012年6月在上海举行,详情参见《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10):896

预约挂号
在线咨询
来院交通
专家出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