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为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升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病的能力,2025年9月26—27日,由西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市第八医院承办的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病培训班”在西安成功举办。西安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翟静娴、西安市第五医院院长兼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郭华、西安市第八医院院长马康孝、副院长李飞宇、西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委会主任委员杨璞叶等专家领导出席,117名学员参会。
会议由李飞宇副院长主持。马康孝院长回顾了医院90余年来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坚守与创新,强调在中西医协同诊疗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扎实成效。近年来,医院传染科成功获评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并成为首批国家级医防融合协同试点单位。医院在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方面持续探索,构建“中西医协同、防治结合”的诊疗体系,拥有多项国家级、省级中医药平台。他表示,随着“一院两区”协同发展新格局的推进,未来将努力打造辐射西北的中西医结合传染病诊疗高地、科研平台与人才基地。
郭华会长分析了当前传染病防控的挑战,强调了中西医结合防治的重要优势,并肯定了西安市第八医院在传染病领域的贡献。他表示,学会始终致力于推动中西医结合学术繁荣、人才培养与技术进步,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中西医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助力健康西安与健康中国建设。
翟静娴局长从政策层面强调,推动中西医深度融合是构建中国特色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路径。她指出,“加强中医药应急体系建设”已纳入中医药强市三年行动方案重点任务,坚持“中西医并重”,强化“医防融合”,健全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应急的体制机制,加强中医疫病防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形成一批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和技术标准。她希望以本次培训为契机,提升全市传染病防治整体效能,鼓励学员将新知识、新技术带回一线,服务群众健康。
培训班于9月26日正式开始。中国中医科学院马艳教授就“中医药防治结核病的全球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深入阐述;《中华肝脏病杂志》彭智编辑系统介绍科研论文撰写要点;西安市第八医院阚洪敏副主任医师分享双抗治疗对肝硬化终点事件的影响,姜娜副主任医师解读“肝硬化肝性脑病诊疗指南”;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贾晓黎主任医师介绍“肝癌的HAIC治疗”,为临床实践提供新思路。
9月27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吴喜利主任医师分享“治水必先温通”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纪泛扑主任医师讲解晚期肝癌免疫治疗的全程管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正稳主任医师分析慢性HBV感染与MAFLD的相互影响,何英利主任医师介绍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机制和药物选择,叶峰主任医师解读2024版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内科及系统治疗;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连建奇主任医师探讨非粒缺患者IPA诊治;西安市中医医院陈香妮主任医师分享杨震国医大师治疗郁病的学术经验;宝鸡市中医医院王凯军主任医师讲解五运六气理论与防疫;西安市第八医院杨璞叶主任医师介绍基于病理生理学基础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西医结合诊疗,王宏利主任医师分享肝病专科的全程健康管理,靳娟主任医师汇报艾滋病中西医结合诊疗进展,王黑豆主任医师讲解艾滋病常见机会感染的诊治,杨明博副主任医师探讨肝纤维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培训围绕传染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展开深入广泛交流,参会者收获丰富。
杨璞叶主任委员在闭幕式上总结本次培训三大亮点:一是构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二是聚焦当前传染性疾病领域的热点与难点;三是贯穿“中西医结合”理念,将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病理生理、精准治疗结合,树立了中西医结合的典范。她希望此次培训能进一步提升传染病及相关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最终惠及广大患者。
本次培训是西安市传染病防治领域一次高水平、实效化的学术活动,进一步明确了中西医结合在传染病诊治和慢性传染病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西安市第八医院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强化“医防融合”,为区域公共卫生安全与人民健康福祉注入新动能。